2007年以來,受國家限制高耗能產業(yè)政策下差別電價影響及主要原料之一焦炭價格上漲推動,國內電石生產成本上升明顯,電石價格相應由年初的2200元/噸(內蒙古)上漲至2700元/噸左右(參見圖2左)。電石價格上漲進一步推動電石法聚氯乙烯生產成本抬高。國際原油價格持續(xù)上漲導致乙烯法成本繼續(xù)上升,進口產品價格繼續(xù)上漲。受乙烯法聚氯乙烯進口成本上升、電石法生產成本提高的推動,國內聚氯乙烯價格自第一季度末的6500元/噸大幅上漲至第三季度的7600元/噸以上(參見圖2左)。2007年1-11月,國內華東市場電石法聚氯乙烯均價達到7182元/噸,較上年度的6700元/噸上漲482元/噸。
雖然2007年以來聚氯乙烯季度均價已經創(chuàng)出2005年第三季度以來的季度最高值,但電石價格上漲導致2007年第三季度聚氯乙烯-電石價差僅達到2830元/噸,仍遠遠低于2005年第三季度3369元/噸和2006年第三季度3069元/噸的各年度最高價差,價格上漲與盈利能力變化背離明顯(參見圖2右),表明本輪聚氯乙烯價格回升是典型的成本推動型價格上漲。
受2003年國內聚氯乙烯反傾銷勝訴和近年來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上漲影響,投資電石法聚氯乙烯比較收益上升,刺激近年來國內電石法聚氯乙烯產能高速擴張。2003—2006年,我國PVC產能由510萬噸增加到1158萬噸,實際產量由2003年的401萬噸增長至2006年的824萬噸,產能和實際產量三年內擴張規(guī)模均超過一倍。
雖然PVC產能、產量增長迅猛,各地繼續(xù)擴產的熱情不減,特別是中西部煤炭產區(qū)紛紛推出了百萬噸規(guī)模的擴建、新建電石法PVC的計劃。自2007年開始,國內聚氯乙烯已經可以實現完全自給,最近三年來國內聚氯乙烯產能利用率僅在70%左右。
雖然國家發(fā)改委年末發(fā)布了《氯堿(燒堿、聚氯乙烯)行業(yè)準入條件》,并自2007年12月1日起開始執(zhí)行。但對國內氯堿行業(yè)在建項目的不完全統(tǒng)計表明,僅規(guī)劃產能超過30萬噸準入條件的電石法氯堿企業(yè)就達到16家,合計規(guī)劃總產能為1030萬噸,超過2006年國內921萬噸的表觀消費量,而這尚未考慮產業(yè)政策鼓勵發(fā)展的乙烯法產能。2001年以來的5年內國內聚氯乙烯表觀需求量年復合增長率約為12%,若未來需求延續(xù)這一增長速度,則國內市場年新增需求量約100萬噸。但根據我們對國內98家氯堿企業(yè)在建及計劃新建產能的不完全統(tǒng)計,2007年、2008年國內將投產的聚氯乙烯產能分別達到243萬噸和193萬噸,超過年需求增長量的部分市場空間只能依靠現有市場份額的重新劃分來實現。
氯堿行業(yè)盈利能力嚴重依賴主要產品聚氯乙烯和燒堿價格波動,是化工行業(yè)中典型的強周期子行業(yè)。從全球范圍來看,聚氯乙烯產品生產成本主要受原油和天然氣等能源價格波動的影響。對于電石法產能占總產能比重超過三分之二的國內市場,國際市場原油等能源產品價格變動最終將通過乙烯法聚氯乙烯產品的價格變動影響到電石法生產企業(yè)的盈利能力。除全球原油價格波動這一關鍵而難于預測趨勢的因素影響外,國內聚氯乙烯均衡價格變動未來還將受到人民幣升值的影響。隨著人民幣進一步升值,進口產品人民幣價格將進一步下降,聚氯乙烯進口量有可能扭轉近年來持續(xù)下降的局面。隨著人民幣升值,出口產品人民幣價格也趨于下降,聚氯乙烯產品出口增長的趨勢也可能停止。
隨著電石法產能比重的提高和電石法中低成本產能比重的提高,行業(yè)超額利潤有被攤低的趨勢。在行業(yè)短期趨勢不明朗的情況下,建議長期關注以下三類公司的投資機會。第一類為具備資源稟賦的企業(yè)。新疆天業(yè)、英力特、中泰化學及正在進行資產注入的億利資源等具備或正在建設“煤炭-電力-電石-PVC”完整產業(yè)鏈的公司。
這類公司依托資源稟賦優(yōu)勢和完整的產業(yè)利潤轉移鏈條,最終以“相對低成本搬運煤炭”的方式獲得超額利潤。第二類為綜合利用型企業(yè)。山東;、三友化工、鹽湖鉀肥集團、山東信發(fā)鋁電等建設的氯堿項目能夠實現與其原有的純堿、鉀肥、氧化鋁等其它化工產品實現資源綜合循環(huán)利用,這類公司獲得的超額利潤源于其它單純氯堿企業(yè)所無法獲得的協(xié)同效應。第三類為具備區(qū)位優(yōu)勢的企業(yè)。燒堿產品較低的單價和較高的運輸成本使其競爭的區(qū)域市場特征明顯,南化股份等公司雖然沒有資源優(yōu)勢和資源綜合利用的協(xié)同效應,但這類公司能夠憑借區(qū)位優(yōu)勢、通過運費差價獲得一定超額利潤。
來源:慧聰網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m.jingweixianlan.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m.jingweixianlan.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m.jingweixianlan.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qū)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