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萬億推動經濟復蘇
2009年1月以來,我國宏觀經濟先行指標——制造業(yè)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連續(xù)上升,3月份突破50%的經濟擴張臨界點,而從3月份開始,PMI連續(xù)4個月保持在50%以上。國家統(tǒng)計局局長馬建堂表示,PMI超過50%,顯示我國經濟出現企穩(wěn)回升跡象。
銀河證券宏觀高級分析師張新法表示,除了先行指標的可喜變化,年初以來發(fā)電量降幅也持續(xù)收窄,此外,投資出現超預期高增長,消費保持平穩(wěn)增長趨勢,進出口降幅收窄,環(huán)比出現積極因素,這些跡象表明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上升通道中。
事實上,1-5月我國城鎮(zhèn)固定資產投資53520億元,同比增長32.9%,為2004年5月以來最快增速,與今年1-4月相比加快2.4個百分點,與去年同期比加快7.3個百分點。1-5月累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770億元,同比增長15.0%?鄢飪r因素,實際消費仍保持17%左右的較快增長,自今年2月以來穩(wěn)步上行。
國家擴大內需的四萬億投資計劃,被認為是我國經濟企穩(wěn)回升的巨大推動力。為了應對金融危機,2008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我國宏觀調控政策定調為適度寬松貨幣政策和積極財政政策,此后,國家采取一系列措施予以落實。包括四萬億投資,以及結構性減稅政策等,今年以來創(chuàng)天量的信貸投放更是為企業(yè)輸送了“血液”。
財政部部長謝旭人指出,中央今年要扎實地實施結構性減稅政策,包括增值稅轉型和成品油稅費改革,取消和停征100項行政事業(yè)型的收費,對住房轉讓環(huán)節(jié)的經營稅暫行一年減免政策,進一步提高紡織服裝等產品的出售退稅率等。
在信貸投放方面,今年前5個月我國新增信貸5.84 萬億元,同比多增3.72萬億元。專家表示,高速增長的信貸投放,大大降低了企業(yè)的資金壓力,為企業(yè)渡過危機和經濟回穩(wěn)提供了助力!
經濟增速有望逐步提高
對于下半年的經濟情況,業(yè)內基本持樂觀態(tài)度。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研究員張永軍表示,一季度GDP 6.1%的增速應當就是底部,二、三、四季度會逐步提高,經濟增長率將會保持拾級而上的態(tài)勢。
中信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諸建芳對記者表示,下半年來看,投資的強勁增長可望繼續(xù)保持,二季度預期去庫存化會基本結束,三季度房地產投資加速,四季度出口降幅收窄甚至正增長,經濟增長的動力會越來越強勁,預計2009年GDP增速將逐季回升,全年GDP增長可達8.2%。
“下半年我國經濟增速保持8%以上增速應當沒有問題,全年來看,保八目標也可以實現,四萬億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還將持續(xù)顯現。”張新法表示。
對于中國經濟下半年增長的動力,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李揚指出,中國經濟恢復增長將主要依賴投資。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因素是消費、投資、出口。1980年到2007年消費占GDP的比重在下降,其下降所讓出的空間,基本由出口填補,出口占GDP比重上升,而投資占GDP的比重非常穩(wěn)定。
李揚說,從消費、投資和出口三方面來看,增加消費必須增加居民收入,盡管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但速度低于GDP增速,其占GDP比重在下降。收入的提高涉及分配問題,短時間內難以改變。而在出口方面,外需回穩(wěn)也需要時間。
“事實上,2008年10月以來我國經濟刺激政策主要是針對投資的,條條大路通投資。”李揚指出,下一步大力發(fā)展投資,需要注意的是投資區(qū)域方面,中部、東三省以及西部投資意愿大于沿海,產業(yè)方面,工業(yè)化和高端服務業(yè)相關產業(yè)也在上升,資金來源方面,政府投資力度很大,而民間和社會投資如能得到帶動,則是投資持續(xù)增長的長期動力。
經濟長期發(fā)展的動力還在于結構調整,包括目前已經推出的十大產業(yè)振興調整規(guī)劃,以及對科技方面的投入,李揚指出,科技進步是長周期經濟發(fā)展的基礎。中國同時啟動了十六項重大科技項目,希望在這些項目的探討中,找到未來的經濟增長點。
諸建芳表示,除了用經濟刺激來彌補外需不足,經濟轉型是經濟持續(xù)發(fā)展的動力。事實上,政府在本輪經濟刺激中,已經將推進轉型貫徹到具體的政策之中。中央特別強調把立足當前與著眼長遠結合起來,在實施短期經濟刺激的同時,抓住時機消除制約當前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突出矛盾和影響長遠發(fā)展的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
目前中國經濟已經開始向內需驅動型的經濟增長模式轉型。資源配置開始轉向內需領域,內需導向部門的投資和就業(yè)增速已經超過出口導向的部門。與此同時,相對于外需導向的產業(yè)和行業(yè)來說,滿足內需的產業(yè)和行業(yè)增長更快。
復蘇基礎還不穩(wěn)固
數據顯示,宏觀經濟大方向向好的局面已經確立。不過專家認為,從種種跡象來看,中國經濟復蘇的基礎還不穩(wěn)固。
首先,未來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是外需在較長時期內繼續(xù)萎縮。從國際來看,美國經濟的回暖主要是建立在今年初以來美國出臺的救市措施上:其一,美國政府要求把所有金融市場的合同兌現期通通推遲到2011年;其二,從今年初開始,美國允許金融機構改變會計準則,即可以不按現值而是按原始投入價值編制會計報表。這兩條是把危機后延,甚至可能加重以后的危機。
中國宏觀經濟學會常務副秘書長王建認為,如果世界經濟還沒有回到穩(wěn)定復蘇的軌道,中國經濟的回暖就會持續(xù)受到持續(xù)牽扯。
其次,是民間投資能否持續(xù)回暖還不確定,5月,非國有企業(yè)投資略顯回暖,增速達到危機之前的水準。但是專家認為,目前民間投資增長主要不是市場最終需求改善的結果,而是政策溢出效應和對未來經濟與市場的預期驅動的,持續(xù)時間難以估計。
第三,作為中國經濟的“黑馬”,內需呈現疲勞現象。國家發(fā)改委經濟研究所發(fā)展戰(zhàn)略與規(guī)劃研究室主任王小廣擔心,下半年消費需求增長可能會放慢,因為下半年就業(yè)壓力很可能更大;而且,消費的調整有滯后性,一般是GDP先調整,然后消費才調整,目前實際消費增速幾乎沒有調整,“恐怕下半年或者到明年會有調整”。
第四,能源和原材料價格上升擠壓經濟復蘇。如果以上隱憂都可以排除,那么宏觀經濟大方向向好意味著能源和原材料價格可能在需求和流動性因素推動下上升。作為世界能源進口大國,高油價不但將擠壓國內中下游企業(yè)的利潤,也會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
中國社科院亞太所所長李向陽認為,“當前市場的信心仍非常脆弱,如果油價繼續(xù)攀升的話,剛顯現復蘇苗頭的一些行業(yè)將受到更多沖擊,對經濟整體走向復蘇有著較大的不利影響!
來源:上海證券報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m.jingweixianlan.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m.jingweixianlan.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m.jingweixianlan.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qū)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