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滬上舉行的鋼鐵產業(yè)發(fā)展研討會上,來自鋼鐵生產企業(yè)的經營者在分析鋼材市場行情時談論的一個熱點是經營戰(zhàn)略的轉變,從中折射出鋼廠對未來的鋼材市場面臨的形勢并不樂觀,大都持謹慎心態(tài)。
有家鋼鐵公司的總經理在分析2012年國內建筑鋼材市場形勢時這樣說道:從整體上看,鋼材需求由高速增長轉為低速增長。在過去的十年間,我國經濟高速發(fā)展,GDP實際復合增長率超過15%,而今年則由8%調低至7.5%,不再“保八”,由此,伴隨著經濟增長而一路高歌猛進的鋼材需求也將逐漸降速。在整體需求放緩的大環(huán)境下,鋼廠將在市場需求和產能釋放之間探索,尋求成本和利潤的平衡點,這就決定了今年國內建筑鋼材市場價格難以有較大的上漲空間。全年鋼價將圍繞行業(yè)加工成本和鐵礦石邊際成本走向小幅震蕩。
鋼鐵企業(yè)的經營者對鋼市行情的不看好,因而在生產經營策略和戰(zhàn)略出現了一系列新的變化,從會上一些鋼廠披露的信息來看,其變化有幾個特點:
一是不再“以量取勝”。一些鋼廠老總深有感觸地說:企業(yè)追求單一的產量規(guī)模效益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不顧原料來源,一味追求高爐容積大型化,造成眾多國有鋼廠的高爐不能吃本地原料,形進而成“生產賠本,停產等死”的局面。因而,如今“以量取勝”已不現實了。因此,鋼廠在生產經營戰(zhàn)略上的一大轉變,從“產量規(guī);鞭D向“多種經營差異化”!胺卿摳睒I(yè)反哺鋼鐵主業(yè)”,實踐已經得以證實,非鋼產業(yè)利潤率明顯高于鋼鐵主業(yè)。去年,有家大型鋼鐵集團的整個利潤率為1.67%,而非鋼產業(yè)卻達到3.47%;另一家大型鋼企的整體利潤率僅為0.71%,非鋼利潤率高達4.11%,“十二五”末,非鋼利潤實現30億元。在鋼鐵主業(yè)處于微利的今天,鋼廠不再片面追求擴大產量規(guī)模,而是向多種經營,差異化競爭替代低水平的同質化競爭。這一趨勢在鋼鐵行業(yè)將會越來越顯現。
二是市場競爭模式不再以“占有國內外市場”為己任。有的鋼企老總對以往的鋼廠經營戰(zhàn)略進行剖析,認為過去市場競爭模式不合時宜。諸如,過去一些國有大型鋼廠常常以“占領國內外市場”為己任,恨不得將產品銷售到全國全世界每一個角落。為達到這一“目標”,給予代理商、直供廠家大量的運輸補貼和直供補貼,如北方某企業(yè)為將汽車大梁板銷售到鄂西北市場,竟然給予稅后200元/噸運輸補貼;有的鋼廠為了維持銷售渠道,長期給予代理商300元/噸優(yōu)惠,而將眾多中小型企業(yè)拒之門外。如今,鋼鐵行業(yè)進入微得時代,這種市場競爭模式顯然不適應了。替而代之的是“近終端”經營模式,鋼廠直供、直銷,拓展終端市場。一些鋼廠的經營策略轉變和創(chuàng)新,取消代理制,首創(chuàng)無代理、無批量、無運補的“三無”銷售模式,使得任何用戶都可以在鋼廠直接買到鋼材,確立“鎖定資源,鎖定價格,鎖定交貨期”,銷售渠道實現了扁平化,大大降低了代理費用。
三是從打“貼身肉搏戰(zhàn)”到當終端用戶的“貼身保姆”,從生產商向服務商轉變。在鋼材市場進入供大于求的買方市場大環(huán)境下,產品的同質化,導致鋼廠之間的貼身肉搏戰(zhàn)越來越激烈,甚至到了“白熱化”程度,結果鋼材價格一路下跌,企業(yè)處于全面虧損的狀態(tài)。殘酷的現實,讓鋼廠清醒了,價格競爭,兩敗俱傷。于是,不少鋼廠退出價格戰(zhàn),向“服務”要效益,提出從生產商向服務商轉變,有的大型央企放下架子,提出當下游終端用戶的“貼身保姆”,實施讓客戶“全程無憂”的一攬子服務模式。有的鋼廠再造營銷服務體系,實現服務增值;建立大客戶服務制度,實施個性服務;建立加工配送銷售機制,提供定制化服務;等等,其效應正在顯現。有家鋼廠的老總說公司采取“近終端”的用戶策略,全面取消了代理制,用戶企業(yè)可以從鋼廠直接靈活采購,通過服務一個個客戶的特定具體要求,一個項目一個合同的個性化服務,我們也賣出了較好效益。未來,公司還打算與周邊工程機械行業(yè)合作。
鋼廠的生產經營戰(zhàn)略策略的變化,可以看到如今的國內鋼材市場已經由當年的“一鋼難求”的賣方市場,進入到供大于求的買方市場,9億噸鋼的巨大產能,猶如一把利劍,懸掛在鋼市上,因此,再“以量取勝”,同質化、低水平競爭,受損害的必然是鋼廠自身。所以,鋼廠適應市場的變化,對生產經營戰(zhàn)略和策略進行了調整。
而從鋼廠的生產經營戰(zhàn)略和策略的轉變,可以預期未來的鋼材市場面臨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鋼貿商切莫盲目樂觀。
來源:中國鋼鐵現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