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煤炭史志專家,原煤炭部政策法規(guī)司副司長、辦公廳副主任,原國家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局、國家煤礦安全監(jiān)察局政策法規(guī)司司長吳曉煜近日對大家議論煤炭工業(yè)較多的幾個問題,談了自己的看法。
減碳與減煤有一致性
但減碳不等同于減煤
炭非碳
炭即煤炭。我國在漢代就稱煤炭為炭,后來又稱石炭(日本亦有此稱)。至宋末元初,才有煤這個稱呼。
碳是一種非金屬元素,元素周期表中排在第6位,化學符號為C。中國古代無碳字,炭不是碳的簡化字。在翻譯化學元素時,化學家把炭與石合起來(石為偏旁),成為碳字。
1932年,國民政府《化學命名原則》規(guī)定:“元素之名,各以一字表之”“金屬元素之為固態(tài)者,從金;非金屬元素之為固態(tài)者,從石!敝链耍6號元素第一次以法規(guī)形式命名為“碳”。
炭與碳是兩個不同的字,其含義大不同。不能把“煤炭”寫成“煤碳”,更不能混用。
減碳不是簡單減炭
煤炭不是碳,但卻是含碳物質,在其燃燒過程中會產生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當今主要的溫室氣體。溫室氣體大量排放會造成全球氣溫上升,氣候變暖,冰川融化、極端天氣增多、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問題會出現,危及人類生存環(huán)境。
這是人類共同面對,需要共同解決的問題。
中國是一個負責任大國,要同全世界人民一起承擔這一重大責任!岸趸寂欧帕幱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中國對國際社會的承諾,也是對國內的動員令。
我國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的排放源構成中,發(fā)電(熱)占45%,建筑占5%,交通占10%,工業(yè)占39%,農業(yè)占1%。可以看出,發(fā)電(熱)和工業(yè)碳排放占較大比重。在減排過程中,有些人就把眼睛盯在了煤炭上,認為這樣可以從源頭上解決碳排放的問題,雖然有一定道理,但也并不是這么簡單。
首先,煤炭燃燒過程中會產生二氧化碳,即二氧化碳在使用端產生。
其次,逐步減少煤炭使用的占比,是減排的有效措施,但不是唯一的措施。減碳與減煤有一致性,但減碳并不等同于減煤,也不是去煤化。
最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不是不排放。碳中和不是二氧化碳零排放。限于技術和實際發(fā)展情況,還要排放二氧化碳,但有一部分可以通過地表植被和土壤吸收,這取決于綠化建設的程度。另一部分則是把二氧化碳在排放之前加以捕獲、轉化和利用,或者把它封存起來。以上這些行為被稱為固碳。固碳是隨著技術突破而提升的。排放量與固碳量相等,即是碳中和。因此一方面要大力減排,另一方面要努力做好碳捕集、碳轉化以及增加綠色植被等工作,二者是并行不悖的。
減煤降碳是一個有序推進的過程
通過減煤而減碳,這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是“雙碳”工作的重點之一。這個過程之中,要把握好以下幾點:
第一,實現碳達峰與碳中和,是需要努力爭取才能達到的目標。其艱巨性、復雜性不言而喻。
第二,減少煤炭消費占比,是一個長期目標。煤炭是我國唯一可以不受制于人的化石能源。我國是發(fā)展中國家,是制造強國、工業(yè)大國,必須保有適度富余的煤炭產能。在2030年之前,用煤的絕對量會略有增加,這是由我國國情決定的。
第三,穩(wěn)中求進,穩(wěn)字當頭,這是總基調。減煤降碳是一個長期、分步、有序推進的過程,不可能一步到位,一蹴而就,不能急于求成。要立足于全國減碳大局,堅持系統(tǒng)思維,通盤謀劃,從實際出發(fā),不喊過頭的口號,不搞運動式、一刀切的減煤減碳。要穩(wěn)健前行,穩(wěn)操勝券,操之在我。
第四,要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基礎上進行,堅持安全第一。降碳不能危及能源安全。
第五,要先立后破。破易立難,立住了才能破。減少煤電,必須有可靠且能夠消納的新能源有序替代才行。
第六,雙碳目標是全國總體的目標,是全國一本大帳。我國幅員遼闊,地區(qū)差異性較大。對不同地區(qū)、不同企業(yè)的減碳要求是不一樣的。所以此事不能齊步走、一刀切,要有全局觀、系統(tǒng)觀。
第七,科學施策,精準推進。要調查研究,精準算賬、科學謀劃,使政策措施更加符合實際,把工作要做實、細、好。要未雨綢繆,先手發(fā)力,有預測預警預案。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m.jingweixianlan.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m.jingweixianlan.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m.jingweixianlan.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qū)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