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具有中國特色的“雙碳”發(fā)展道路,應從以煤為主的國情出發(fā),尋求“用炭不排碳”的化石能源利用新途徑。在重視非化石能源發(fā)展的同時,在蓄能、智慧化調節(jié)方面“補短板”,形成源-網-儲-用一體化體系。
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要發(fā)揮煤炭主體能源作用,強化能源保供,通過增產能、擴產、新投產等方式,2022年新增煤炭產能3億噸。一方面要保證能源供給安全,另一方面要推進綠色能源轉型,在“雙碳”背景下,尤其是在國際局勢緊張和國內疫情防控雙重影響下,如何優(yōu)化能源結構,動態(tài)平衡能源供需,發(fā)揮煤炭的主體能源作用?對此,記者采訪了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周宏春。
中國能源報:經歷了之前的煤炭去產能周期,當前要擴大煤炭供給,您怎么理解新增煤炭產能3億噸?
周宏春:目前,我國煤炭自給率達到96%,探明儲量和開采量遠超油氣,且基本具備了現代化開采和按需生產的條件,與此同時,現階段風、光、水等非化石能源穩(wěn)定性、連續(xù)性差,所占比例小。我國富煤貧油少氣的資源稟賦,決定了煤炭在能源結構中的重要作用。
縱向來看,2021年以來,一度出現煤炭供應緊張、價格上漲、電力供應趨緊的局面。近幾個月,受國際局勢影響,國內外煤炭價格倒掛明顯,3月份煤炭進口量下降近40%。從能源安全角度講,需要擴大產能以保障我國基礎設施建設和工農業(yè)生產生活需要。
需要說明的是,增加煤炭供給不等于簡單地擴大煤炭消費,煤炭保供也需要堅持清潔低碳。擴大產能主要是布局一批競爭力強、現代化程度高、擁有完善的跨區(qū)域輸送和集散條件、抗壓能力強、安全保障性好的現代化煤礦,同時抓住政策調整機會,做好安全高效清潔低碳工作。
中國能源報:現階段,煤炭保供兜底作用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周宏春:近段時間以來,國內疫情多點散發(fā),油氣對外依存度高,而煤炭自主可控,儲量豐富,發(fā)揮這一主體能源對國民經濟的壓艙石作用對于保供兜底至關重要。這就需要擴大產能釋放,保持正常生產銷售及發(fā)運,做好產銷銜接,特別是把保障電煤供應作為當前首要任務,同時這也是增強我國國際話語權和主動權的底氣和砝碼。
這需要從供-輸-銷角度要做好三方面工作:生產側主要是擴產能、穩(wěn)庫存,輸送側要加強中轉儲備,使用側要適應不斷增長的新能源電力,這也是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必然,需要通過節(jié)能減排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等,根本性地鞏固煤電在電力系統中的兜底保障作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探索“用炭不排碳”的技術路線。
價格方面,隨著煤炭需求淡季臨近,其價格從高位回落。由于夏季風、光、水等新能源能充分發(fā)揮價值,可保障工礦企業(yè)正常運轉,煤價基本會控制在合理區(qū)間。
中國能源報:煤炭將在“雙碳”目標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如何實現煤炭產業(yè)和“雙碳”目標之間的完美結合?
周宏春:《“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guī)劃》明確提出,立足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和基本國情,抓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促進新能源占比逐漸提高,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yōu)化組合。因此,“雙碳”不是一刀切地不要煤炭和煤電。推動電力系統向大規(guī)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進化,短期內離不開煤電支撐,這就需要通盤考慮,先立后破,做好平穩(wěn)過渡,兼顧能源轉型與安全保障,加快集風、光、水、火于一體的現代能源大基地建設。
“雙碳”目標下,煤炭生產應形成優(yōu)質高效的數字化、智能化新產業(yè)和新業(yè)態(tài)。煤炭產能收縮和釋放與新能源發(fā)電應建立動態(tài)聯動響應機制,以科技賦能設備智能化、采掘無人化、運行自動化和地面無煤化,推動煤炭供給動態(tài)調節(jié)和電源規(guī)模配比科學化,這也是建立現代煤礦體系的有力抓手。
個人認為,具有中國特色“雙碳”發(fā)展道路,應從以煤為主的國情出發(fā),尋求“用炭不排碳”的化石能源利用新途徑;在重視非化石能源發(fā)展的同時,在蓄能、智慧化調節(jié)方面“補短板”,形成源-網-儲-用一體化體系;發(fā)揮技術創(chuàng)新的驅動作用,并給顛覆性技術留下足夠的空間。
來源:中國能源報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m.jingweixianlan.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m.jingweixianlan.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m.jingweixianlan.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qū)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